本期节目,通过访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带领观众从考古实证出发,展开一段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经过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结合研究,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王巍表示,这些成果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有力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考古研究和设计中,研究团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王巍表示,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中,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取得丰硕成果、逐步揭开中华文明起源神秘面纱的一把钥匙。
“我们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整体观,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各个方面都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坚持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即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进行考察,尤其注重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王巍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研究文明起源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研究团队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可知,“三要素”并非绝对标准。结合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的实际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西方“文明三要素”桎梏,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这一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王巍表示,考古展现了中华文明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于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数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基因中获取精神力量,增强了文化自信。
“考古积累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停留在学术层面,一般民众还不够了解。”王巍表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沉浸式、数字化的方式,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神话传说等展现出来,让民众更加直观体验和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
20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记者:袁月明)
(图文转自:新华网)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主办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河北新区广仁街1号 邮编:731300 电话:0930-5936016 传真:0930-5936016
陇ICP备2021002768号 甘公网安备62292402000104号
技术支持:甘肃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