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业经济
齐家文化分布区域大多处于中国西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这里也是季风气候边缘带和农牧交错带,地貌复杂,资源丰富,环境多样,为齐家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特定的物质基础。它曾现生态农业和牧业的原始雏形,有过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转型。
齐家文化的生业经济形态是:农业与采集、畜牧与狩猎。当时是以粟、黍为主,小麦等其他农作物为辅的旱作农业模式。粟、黍对于自然条件和耕作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且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其中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房屋、窖穴和墓葬中均有发现。各遗址普遍发现用于储藏粮食和饲料的窖穴,可见当时农业的发达。以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是甘青地区文明进程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作为农业经济的辅助手段,家畜饲养业在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除了驯养传统家畜猪、牛、狗以外,已开始养马、养羊。公元前 2000 年前后,全球气候开始降温、变干,甘青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使得齐家文化从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向农牧并重的经济形态过渡,畜牧成分显著增加。齐家文化时期狩猎活动在当时社会仍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有大量野生动物骨骼出土,亦有大量狩猎工具,如石弹丸、骨镞、砍砸器等出现。
时间:2021-12-12 来源:齐家文化网
打印页面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