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具特色的齐家文化玉器,以其内涵丰富,品种繁多,工艺精美,而令人折服,齐家玉器总体上可用“玉材上乘、品种多样、器形美观制作精致、大气凝重”来形容。临夏州博物馆收藏有一些品相极佳、研究价值较高的齐家文化玉器,下面我们来鉴赏其中的一件青玉三璜连璧。
齐家文化青玉三璜连璧,由三块呈半圆形同样材质的青玉璜组成,其中 1 号宽 3.5 厘米,长 10 厘米,2 号宽 3.5 厘米,长 10.2 厘米,3 号宽 3.5 厘米,长 10.3 厘米,总共重 0.120千克。颜色以深浅不一的青色为主,近似青白玉。玉质光润,每个玉璜两端均有 2 个镂空穿孔,为单面钻孔,有砣具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呈斜坡状,为同心圆弧线和较深的阴弧线,孔壁细润、微外撇。壁面有一些明显的切割痕,应该是当初开料时留下的痕迹,齐家先民对此并没有进行修饰,这是齐家古玉的一大特征。此壁工艺拙朴、沁色自然、包浆厚实。1976 年从积石山县银川乡新庄坪遗址收集,属二级文物。
齐家文化玉器按其功用可分为礼器、工具两大类。齐家文化玉器礼器类主要有:璧、琮、璜、璋等品种,按《周礼》一记载,玉璜为礼器中的“六器”之一,称“以玄璜礼北方”,也就是说用玄色(墨色)下料制成的璜,是供“礼”(祭祀)北方之神用。这种情况,虽目前尚无直接的考古资料加以证实而仅见十记载,但文物考古界则普遍承认其真实性,至少它应是玉璜的主要用途之一。一般礼器类等都选择玉质滋润,色泽最好的本地玉或和田玉。玉器制作过程采用切割、钻孔、琢磨、抛光等一套完整的玉作工艺。齐家文化玉器玉料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玉为主,但也有少量的新疆和田玉。齐家文化地域处在西域与中原内地的交接处,又有发达的玉文化,说明“玉石之路”形成于齐家文化时期。
齐家文化青玉三璜连璧琢磨精细,虽历经四千年之久,但皮壳、色沁仍旧十分漂亮,透出一种大国重器才有的简约、拙朴、大气的韵味。(来源:临夏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