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8 日,2021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围初评候选项目。
2021 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 1700 余项。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 32项参评(名单如下)。评选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 20项进入终评。
2021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按年代早晚排序)
1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2 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3 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
4 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
5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6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
7 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
8 浙江余姚施岙遗址
9 广东黄埔陂头岭遗址
10 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
11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12 河南安阳陶家营遗址
13 浙江余杭跳头遗址
14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15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16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17 山东临淄齐故城小城西门西侧遗址
18 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
19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
20 贵州普安大坡遗址
21 山东青岛琅琊台遗址
22 陕西西安灞桥江村大墓
23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24 江苏南京西营村南朝佛寺遗址
25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26 西藏拉萨当雄墓地
27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28 河北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29 陕西咸阳洪渎原墓葬群
30 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遗址
31 山东济南元代郭氏家族墓地
32 安徽凤阳明中都城遗址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是一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群。其中喜王慕容智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实验室考古清理保护了纺织品、彩绘陶俑、漆木器等各类随葬品800 余件,其中木质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风、列戟屋模型、以铁甲胄为主的成套武备、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品等,皆为国内同时期同类文物首次或罕见的发现,出土慕容智墓志首次提及吐谷浑“大可汗陵”的存在。马场滩 M1、M2 及长岭 M1,均为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墓道内发现殉葬整马习俗,出土《冯翊郡太夫人党氏墓志》记载该处墓群为吐谷浑蓬子氏家族墓地。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特点,显示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实证。
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镇,渭河支流南河和松树河交汇处,西距大地湾遗址约 15 公里2021 年清理包括仰韶、齐家、汉、宋、明时期遗迹 950 余处,包括墓葬88 座、灰坑 598 处、房址 83 座、灶 60 处、12 处、环壕 3 条,窑 6 处、活动面 70 处,窖穴 29 处。
这是黄河流域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文化早期聚落之一。是陇西黄土高原继大地湾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代表了仰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证实本区域与关中和中原地区一样是仰韶文化的又一中心,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史家类型大型粮仓及保存的粟黍遗存,对研究仰韶早期人群农业种植、农作物加工储藏技术、人类生业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探讨中国北方地区粟黍作物驯化后粟黍农业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丨文博中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