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于临夏州博物馆的齐家文化陶拍,面长7.6cm,宽6cm,柄高4.3cm,重0.160kg,于1972年采集于广河县城关乡王家山,为泥质橙黄陶。整体呈铲型,陶拍微带弧形,前端略呈椭圆形状,后端为直平状,光面,打磨使用的痕迹明显;后面为拱形捉手,起到柄的作用。制作技法应是捏制而成,表面带有零星的斑点和凹凸,做的并不规整,但泥质紧实,保存完整,属于三级文物,虽不算精致,却质朴素雅,非常具有年代感.
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当陶器坯未干时,人们往往用陶拍敲打其表面,以加强陶器的密度。使用陶拍在陶器成型的外壁拍打,陶器外表就清楚地留有陶拍的印痕,这样不但可使裂缝弥合,陶坯质地紧密牢固,同时留下美丽的纹饰。拍打时,往往用砾石或陶垫垫在器物内壁,里外抵按,以防止变形,还可使器坯坚实,排除气泡。使用有花纹的印板拍过的陶器,比用光面的板拍制的较结实耐用,并且,这种技术对以后青铜器的铸造产生了重要影响。陶拍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已开始使用,商周时期颇为盛行。
齐家文化是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尾声,齐家文化时期的彩陶在马家窑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制陶技术也越来越高超,带动了陶拍的发展,直到汉代陶拍仍在被使用,可是保留下来的并不多。作为齐家文化时期的陶器,陶拍并不像彩陶那样光彩夺目,但她却承载着齐家文化陶艺制作的技术,在齐家文化彩陶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我们保留了数千年前古人丰富的文化遗产。
下篇:蝉纹彩陶罐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主办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河北新区广仁街1号 邮编:731300 电话:0930-5936016 传真:0930-5936016
陇ICP备2021002768号 甘公网安备62292402000104号
技术支持:甘肃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