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官网,欢迎您!

齐家文化网

  •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100-100
  • 齐家文化博物馆齐家文化博物馆
    • 100-100
1200-300
夏禹文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齐家文化研究会 > 夏禹文化 >

神话,考古,重述

   王仁湘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近年来,他把考古学成果通过优美诗文广为传播,难能可贵。刚才听王老师讲述彩陶纹饰中的方圆世界及其流变,很受要启发,结合我这两天同考古学家魏文斌、毛瑞林、赵建龙先生及西北民族大学的历史学家赵学东等教授,还有临夏地区的文化学者和文博工作者的交流心得,我想谈三个关键词:神话、考古和重述。

  先说神话。史前人类最初对自然界与生命的认知都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它们仅仅能够用简单的符号记事、传递信息或表达内心的期望。王先生在《彩陶上的方圆世界:从甘青彩陶说起》中梳理了三角纹饰的演变过程,三角纹作为一种叙述和抒情的符号,其功能类似于文字,宏观地讲,这些纹饰可能是文字最古老的源头之一。可以想像,在漫长文明萌芽时期,史前人类通过各种纹饰符号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例如,王先生讲的三角纹饰从久远的史前一直蔓延至今,人在使用,其背后应该有强大的神话哲学在支撑;再例如,去年在钟鼎山发现的七联璧,直径达七十多公分,举世罕见。这件玉璧在广通河边的高山上发现,意义重大,在它的背后,是不是蕴藏着人类开启文明的神话故事?

  要解读这些文化秘密,首先要依靠考古学家。实际上,自从安特生在洮河流域进行考古以来,中外考古学家在甘青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研究工作。例如,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主任、甘青考古队队长,曾主持刘家峡水库区考古调查工作与甘肃秦魏家、姬家川、张家嘴、师赵村和青海柳湾等大遗址发掘的谢端琚先生,还有王仁湘先生,2015年4月他首次来到广河,我们一同考察过齐家坪、新庄坪及马衔山古玉矿遗址。这次应该是王先生第三次来广河了,昨天上午还在考察辛店、寺洼遗址。这种精神令我们感佩,感恩!考古学家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甘肃是国内唯一彩陶文化发展序列及环节完整的地区,考古学资料非常丰富,例如,关于齐家文化,王仁湘先生认为它“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化,它博取各方文化的长处,中心地位分布区域广、影响范围大,是实质性的文化交流(东西交流、南北交流)节点和通道。从时间方面讲,它处于周文明起源的节点上,是文明出现的阶段,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大集合体。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齐家文化这一阶段不能忽略,一旦忽略,是不能有完善的结论的。”

  我今天要特别将第三个关键词:重述。考古学家为了获得有价值的发现或成果,往往要倾注大量心血。用“蚌病成珠”来比喻,一点不夸张。他们探索发现的考古学成果一方面通过文物在博物馆展示,更重要的,是为当下的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注入活力。国家号召让文物活起来。怎么活?就是激活,要探寻文物中蕴含的文化、文学元素。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传统国学取材范围以文献为主(一重证据);四重证据法则融合国学考据学方法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强调从二重证据(出土文字)、三重证据(非文字的口传文化与仪式民俗等)和四重证据(出土遗址、文物及图像)整合而成的“证据链”和“证据间性”视角,重新进入历史和文化研究,强调人类学研究的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古学和艺术史的新发现图像资料等,对于重建无文字的大传统、大历史和文字书写的小传统、小历史之间关系的知识创新都有重要意义。2014年7月25日上午,我们组织的玉帛之路第四次文化考察考察团考察广河齐家坪,参加者有叶舒宪、易华、卢法政等学者,广河县委宣传部长马成兰、文广影视局局长唐士乾、作家吴正湖等人对接。下午,考察团成员在广河县委召开座谈会。当年,齐家文化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经过短短五年的发展,在唐士乾主席的积极推动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众多文化工作者群策群力。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显著。我觉得,接下来,广大的文学艺术工作者也要重视考古学成果,通过文学艺术创作,激活文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我以13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学术成果为基础,历时三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禹王书》,全书25万字,2018年11月,《大家》第六期在“锐小说”栏目发表缩略本近九万字。这可以算作是一次神话重述活动。我个人的探索心得,通过文学艺术方式重述我们伟大的古老文明,通过对古老文化的书写向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致敬,向孜孜不倦的考古学家致敬,将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甘肃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黄河一以贯之,湟水河、洮河、渭河、葫芦河、祖厉河、清水河、泾河等支流相辅相成,让这片特殊地域具有天然而生动的雕塑性、文化性及抒情性。甘肃高原孕育了丰厚的史前文化,现代考古学发现接连不断,这对我们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文学人、艺术人而言,是多么大的恩赐啊!期望越来越多的文学艺术界朋友参与到这场书写活动中来!

  作者简介:

  冯玉雷,男,1968年10月出生,甘肃人。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作家,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任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中短篇小说《陡城》、《野糜川》、《饥饿》等,出版长篇小说《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野马,尘埃》、《禹王书》等,出版文化专著《玉华帛彩》、《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敦煌文化的现代书写》(与赵录旺等合著)。曾与赵晓琴合著文化旅游专著《走遍中国·甘肃宁夏》,在《中国比较文学》、《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十多篇。与胡潇合著动漫电影剧本《飞天》获2010年甘肃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资助项目。小说、电影作品曾多次获奖。

分享到:

时间:2019-04-02   来源()   打印页面 阅读()
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齐家文化  |   齐家文化研究会  |   齐家文化博物馆  |   齐家文化研究  |   文化资讯  |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主办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北街22号 邮编:731300 电话:0930-5936016 传真:0930-5936016

    陇ICP备2021002768号  甘公网安备  号 甘公网安备 号

    技术支持:甘肃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