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官网,欢迎您!

齐家文化网

  •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100-100
  • 齐家文化博物馆齐家文化博物馆
    • 100-100
1200-300
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齐家文化研究会 > 学术研究 >

再谈齐家文化玉器

   齐家文化玉器现在看来已经颇受重视了,曾经一度在港台和海外时兴的收藏,如今在国内大陆地区也开始有广泛的公众参与。在互联网上搜索,即可发现大量有关齐家文化玉器的文字见于各种媒体的文章中,特别是网络中。一期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播出了所谓齐家文化玉刀,专家估价达80万元之高,立即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追捧。而且近期我们还看到,出现了打着齐家文化玉器之名,其中大多根本不是齐家文化玉器的出版物。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相关学术界的注意。我曾经在本报发表过《浅谈齐家文化玉器》的短文,简述了有关齐家文化玉器的现象,现在再谈谈齐家文化玉器的问题。

  大众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积极参与和显示的热情是好事。有言道,盛世兴收藏。它反映了我们今天的时代安定和繁荣。齐家文化玉器可以肯定在民间有许多收藏,但是,如果不懂齐家文化玉器的知识,很可能会出现失误,最应提防的是一些误导,不仅可能误导公众,而且可能误导学术。新闻媒体不懂可以理解,有的人是以专家的身份在说没有科学依据的话,就很容易使公众盲目轻信,甚至会引起学术界和业界的迷惑。目前关于齐家文化玉器的专著确实没有,但是可以参考的书籍还是有的,去年科学出版社推出的15卷本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其中第15卷是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分卷,这个地区是齐家文化的重要分布区,书中收录了大量齐家文化玉器,都是出土玉器,可以作为鉴定的对比参考。有的所谓齐家文化玉器,如果与本书加以对比,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我曾经一再强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应该以考古发掘出土玉器为标准器,以馆藏的有明确出土地点的玉器为参考,进行整理归纳。这样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可靠的结论。当然不能排除有可能在考古出土之外,还有一些早已出土的标本流落民间,也有一些后来为博物馆所收藏,这是完全可能的。其实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晚,仍然还有齐家文化的玉器在使用,有的还可能被改制成新时期的玉器。但是绝不可以因此而认为齐家文化玉器就没有标准,可以随意指认。正好相反,收藏的齐家文化玉器被认识恰恰是因为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玉器作为依据的标准,才能在许多博物馆藏品中识别出来。目前考古发现和发掘的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已经相当多了,据谢端琚先生的初步统计,齐家文化遗址已经发现约1000多处,而经过发掘的也有二三十处(《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各地所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也不在少数,阎亚林先生在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论文,深入调查和收录了甘青宁地区各地出土的大量玉器,特别是齐家文化玉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杨美莉女士也在大陆西北地区走访观察搜集大量出土齐家文化玉器方面的资料,发表了若干篇涉及黄河上游地区和齐家文化玉器的论述。谢端琚先生也发表过《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玉器研究》,罗丰先生全面收集概述了宁夏地区的史前玉器(见台湾《故宫学术季刊》第19卷第2期)。还有多位专家学者也都发表过关于齐家文化玉器的不少文章。这次我们编写出土玉器全集过程中,经短期初步收集,就发现各地收藏的出土齐家文化玉器数量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收录在书中的只是其中各类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所以从考古发现关于齐家文化玉器的研究结论,应该说是相当有分量的,可以成为一般的鉴定标准。当然并不是说这就是一成不变的了,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对于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肯定还要发展。即便如此,也要有一个相对通行的标准,不能任意误读。

  由于收藏的经济利益,收藏和鉴定都应该慎重,而利益驱使就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我们注意到,为了把一些不是齐家文化的玉器说成是,有些文章说,齐家文化玉器可分为早晚期的不同,早期符合我们一般所说的齐家文化玉器的特征,而晚期出现了那些所谓的新品种,这完全是误导的说法。按照张忠培先生的研究和分期,齐家文化共分为3期8段,约当公元前3千年后半叶至公元前2千年之间(《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2期)。谢端琚先生则直接以测定年代数据划定在公元前2183~1630年之间,并按照不同地区分别划分出早晚或早中晚期。我们认为根据后来更多的测年数据,典型齐家文化的绝对年代大约应该在公元前2300~1700年之间,最盛期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本报2004年2月6日第7版)。对这些具体的年代看法可能会有些不尽相同,但是研究者认定的遗址和遗存内容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一般称为齐家文化遗存的无论早晚或早中晚的年代范围都包括在内,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都是处在这个发展时期范围之内的。再从玉器文化本身发展情况看,考古资料表明齐家文化之后的辛店文化、卡约文化和四坝文化等,都普遍缺乏玉器或者明显呈衰落之势,因此齐家文化之后不会还有一个什么齐家文化晚期的玉器更繁盛阶段。所以,我们怀疑某些所谓齐家文化晚期玉器的说法,不知是否有某种其他目的,总之是有意无意地制造了一种混乱。

  若以古玉的概念来说,因没有见到实物,我们暂不断定这些所谓齐家文化晚期的玉器是否有假,但是可以明确说这些所谓新品种它们基本上都不是齐家文化玉器。希望热爱收藏的群众要谨慎。同时我们也希望有的所谓专家,做学问要严谨,要有良知,不要败坏文物系统学者的声誉。退一步讲,如果说你代表一种新观点一定要认为这些玉器是齐家文化晚期,至少也应该先作学术研究,应该说明这些玉器来源的可靠性,应该公布这些玉器的真实身份,应该把齐家文化早晚怎么分期搞明白,以供人们鉴别研究和讨论。切不可把假的当了真!更不可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为混乱的文物市场助力。

  作者:叶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甘青考古队队长

分享到:

时间:2016-10-06   来源()   打印页面 阅读()
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齐家文化  |   齐家文化研究会  |   齐家文化博物馆  |   齐家文化研究  |   文化资讯  |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主办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北街22号 邮编:731300 电话:0930-5936016 传真:0930-5936016

    陇ICP备2021002768号  甘公网安备  号 甘公网安备 号

    技术支持:甘肃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