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官网,欢迎您!

齐家文化网

  •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 100-100
  • 齐家文化博物馆齐家文化博物馆
    • 100-100
1200-300
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齐家文化研究会 > 学术研究 >

世界闻名 中国最早青铜时代文化遗存—齐家文化陶器研究

  齐家文化是世界闻名、中国最早青铜时代文化遗存,也是中国西北史前文化的代表。自上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来,对于其陶器的研究,前人多有成果。其高超的制作技艺、精湛的造型设计、丰富的图案纹饰,为我们留下了数千年前齐家人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一、高超的制作技艺

  齐家文化时期,陶器的制成过程已经具备了选土、淘洗、制坯、修整、装饰和烧造的完整工序。陶土在制作成陶器之前大部分要经过淘洗,使陶土颗粒均匀,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制作方法多为手制,有些陶器的内或外表面可以看到制作者清晰的指纹印痕。泥条盘筑是其主要的制作方法,触摸或观察其陶器内表面可以看到泥条层层叠起的千年遗痕。当然,成型之后为了消除这种制作痕迹或减少壁厚,以及出于减轻器重的目的,也会对器壁进行抹平或刮削,有的陶器在制作过程中要使用慢轮,以起到定型和修整的作用。器物表面,特别是内璧,一方面使用陶拍进行打压定型,以增加器璧密度,另一方面通过拍打或按压表面制做出精致的花纹。陶器定性之后和烧制之前,对陶器要精心打磨或均匀涂抹泥浆做成红色、橙色或白色的陶衣,这是齐家文化陶器制作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美化处理方法。

  从烧制技术来看,齐家文化时期已经掌握了氧化焰和还原焰的烧窑方法。其高超的制作工艺在前人研究中即已提及。就其陶质而言,齐家文化陶器可分泥质与夹砂两种,泥质陶中又有红陶和灰陶之别,红陶居多,并因陶土成分含量和烧制火候的差异,出现浅红和橙黄色的区别,也有少量黑陶。夹砂陶中又有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之分,且以夹砂红陶占多数,白陶较为少见。夹砂的陶器一般用于蒸煮,掺合的砂粒能起到增加耐热程度的作用,在烧灼时

  不会因为骤变的高温而导致破裂,因此这类陶器的外表面经常会发现有使用过程中烟熏的痕迹,泥质陶器则一般用于盛放或饮食之用。

  二、精湛的造型设计

  齐家文化陶器类型多种多样。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其《甘肃考古记》中,已将齐家文化陶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一是缀有席纹或压成篮纹的灰陶;二是颈、耳和腹等部位压印成美丽花纹的灰陶;三是浅灰黄色陶,高领,经磨光,带大双耳的陶瓶。

  随着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循序渐进,对齐家文化陶器类型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按其功能来说,可大体分为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两大类,其中生活用具数量居多。可做饮食用具的有罐、瓶、杯、壶、豆、盘、碟、碗、盆、钵、盉等;可做蒸煮用具的有鬲、甑、甗、鼎、斝等,陶罐用支脚撑起也兼具炊具的作用;瓮、罐等器物多用于盛放谷物或饮食之用;陶罐是陶器中兼具多种功能的复合型用具,因此,在遗址中陶罐的数量多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外,器盖也是齐家文化中常见的陶器类型,可以说明齐家文化时期,人们对饮食卫生也是相当讲究的。在以上所列诸类器物中,经过磨光的薄体大双耳罐和双耳折肩罐是齐家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以上器型以平底器为主,有一定数量的三足和圈足器。这与当时人们良好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器物可以放置在几案或平整的地面上,而不至于倾倒。袋足器则多见于鬲、甗、斝、盉等,起蒸煮或盛放之用,不但有效的增加了器物的受热面积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还有牛、羊、鸽、大象、骆驼等动物形壶以及人形、鞋形器等,有些遗址还发现有数量不多的尖底器。

  生产工具包括造型款式各异的纺轮,用于陶器制作加工的陶拍(垫)和打磨器以及打渔用的陶坠等等。

  另外,齐家文化陶器中,陶球或具有多种综合性功能。匠心独具的陶塑器型,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制作技艺,亦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还有陶项链坠和响铃等具有很强玩味性质的陶器,也展现了齐家人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三、丰富的图案纹饰

  齐家文化陶器表面有丰富的图案纹饰。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第一种,在素面的陶器上拍压而成的绳纹或蓝纹,其中竖行绳纹最为常见,斜行的纹样次之;第二种,多种形式的刻划纹饰,包括锥刺纹、篦纹、戳印纹、指甲纹等,多见于罐体颈部和双耳处;第三种,附加堆纹,以在罐形陶器的口沿外侧居多;第四种,多样的镂空款型;最为吸引人的还是颇具艺术魅力的彩陶,彩陶的颜色以黑色为主,红色次之,就彩绘施加的部位而言,多位于颈、肩和上腹部,施满彩的较少,彩色纹饰以几何纹饰居多,多采用单线条或网格及条带状纹饰组合而成,具有自然洒脱、和谐对称的艺术风格和内在的意蕴美。

  齐家文化绚丽多姿的陶器,不仅向我们展示了(4000)多年前齐家人多样的生产生活用具,也为我们透露了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经济发展信息,显示了齐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我国西北地区悠久的华夏历史文明。

  (刊登于(2013)年(12)月(19)日临夏《民族日报-晚刊》二三版)

  作者:唐士乾,甘肃齐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马全忠,中共广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分享到:

时间:2016-08-08   来源()   打印页面 阅读()
相关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齐家文化  |   齐家文化研究会  |   齐家文化博物馆  |   齐家文化研究  |   文化资讯  |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 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 主办

    地址:广河县城关镇北街22号 邮编:731300 电话:0930-5936016 传真:0930-5936016

    陇ICP备2021002768号  甘公网安备  号 甘公网安备 号

    技术支持:甘肃南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