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广河10月14日电(杜昱欣、刘海天)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各个传说中,大多是依靠神仙来拯救人类,比如“诺亚方舟”、“亚特兰蒂斯”等。只有中国的传说,是靠着英雄带领人民拼搏奋斗,最终拯救了人类自己。这就是大禹治水的传说。
据史籍记载,大禹的家乡是甘肃省广河县,治水是从甘肃省积石山县开始的。治理了洪水、建立了夏朝,大禹因其历史功绩受到了中华民族世代的景仰。中国又称为华夏,中国历法长期使用夏历,中国历史上有五个夏国……中华文明和夏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
夏文化从哪里来?当时的文明程度如何?夏的王城在哪里?夏部落是如何从甘肃迁到中原的……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由于年代久远,文物和遗迹较为缺乏,关于夏文化一直存在争议。甚至还有人企图彻底否认夏文化和夏朝的存在,进行历史虚无主义宣传。
齐家文化的发现,有力填补了夏文化研究的历史空白。很多学者们认为,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的齐家文化,与夏文化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之一。数十年来,史学界对于齐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四千多年前的大夏王国及其文化,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做好对齐家文化的研究、继承、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甘肃各界尤其是广河县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宝贵的工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齐家文化的影响逐渐扩大,引起了海内外文史爱好者的广泛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论坛这项文化交流机制就应运而生。10月14日上午9点,第二届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论坛开幕式在广河县民族会堂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的多位学者,汇聚一堂研讨齐家文化,挖掘其文化价值。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齐家文明的价值是,它刚好形成于中国的王朝文明形成时期,齐家文明与夏王朝是同时的。在肯定齐家文化研究成果的同时,王巍也认为目前对齐家文化的考古工作还相对薄弱。下一步,应该把考古研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齐家文化中心性遗址聚落的寻找和接替更多文明内涵方面。
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在致辞中说,加强齐家文化的研究保护,是打造临夏特色文化品牌、提升临夏对外形象、增强临夏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临夏将以举办此次论坛为契机,全面加强齐家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大力开展对外宣传推介,打响、做亮齐家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齐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杨元忠表示,要促进齐家文化与旅游、商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专家学者的文化研究成果和智力创作进行转化,造福于临夏和广河。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日报社党委书记高志凌在开幕式上指出,广河在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这在甘肃省86个县区中,也是不多见的。要通过举办这次论坛,更加深入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更加广泛地汲取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转化和创新发展。
广河县县委书记赵廷林介绍,广河县不遗余力地推进齐家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宣传推介工作,建成了齐家文化博物馆,编制了齐家坪遗址保护规划,成功注册了一百多个品种的文化产品,以推动齐家文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关于齐家文化,一位与会者有着比较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不但要从地理概念上理解“齐家”,还要从文化概念上理解“齐家”。目前,人们对“齐家文化”中“齐家”一词的理解,就是“齐家坪”这个地名,概念非常单一和浅显,不利于推广和开发。应该把“齐家文化”与儒家的经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利用“齐家”的双重含义,在诠释“齐家文化”的时候,加上儒家的“齐家”内容。他解释说,儒家主张的“齐家”,是肩负好家庭的责任、营造好家庭的幸福、维护好家庭的和睦、发展好家庭的事业等等。然后,在“齐家”的基础上,再去报效国家和社会,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崇高理想。这样的理念,已经传承延续了2000多年,对于构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打造中国人“家国一体”的国家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打造小康生活,仍然要充分注重“齐家”的儒家文化理念。广河可以在推广“齐家文化”的同时,推广儒家的“齐家”文化理念。这样,就增加了“齐家文化”的内涵,使其与中国人息息相关,从而容易推广传播。此外,这样还使“齐家文化”能与当代人的家庭生活广泛而深入地衔接,从而有利于进行产业开发。推广“齐家文化”,应该既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也有利于人们家庭幸福。广河应该明确提出并弘扬:“齐家文化”包含儒家的“齐家”思想。